江阴新桥奋力当好区域一体化发展排头兵 全球动态

新华日报 2023-02-15 17:12:57

2022年,江阴市“最强工业镇”新桥镇捧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“成绩单”——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.2%,一般预算收入、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均达两位数。布局2023年以及今后更长久的未来,新桥如何在地区竞争格局重塑、区域协作分工一体化的窗口期内,打开思路、固优补短、续写辉煌,是摆在新桥广大干部和企业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。

1月8日,新桥镇举行全镇党员干部冬训会,谋划新年和今后五年的发展。在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,镇党委书记王文平满怀激情展望:新桥要抢抓战略政策红利叠加的良好机遇,强化“高质量发展、现代化示范”主题,围绕“创新引领的产业重镇、魅力闪耀的文旅强镇、和谐幸福的宜居名镇”建设,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能级,更加主动地融入长三角区域、“澄张虞”城市群、“澄东南”功能区,聚力建设“一镇一区一城”,奋力争当区域一体化发展排头兵。

“一镇一区一城”,放眼长三角融入“澄张虞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新桥是江阴面积最小的镇,全镇面积19.6平方公里,仅为江阴面积的1/50,但一次次“敢为人先”的改革创新,让这个“小身板”迸发出令人惊叹的“大能量”,诞生全国企业、民营企业500强海澜集团、阳光集团两巨头,并以二产带动三产,“无中生有”地打造出以马文化为主题的“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”——“飞马水城”,成为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。以欧陆风貌为背景的城镇设计,让这个产业强镇洋溢着异域风情。

2022年,新桥应对疫情反复冲击,克服经济下行压力,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8亿元,同比增长6.2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.62亿元,同比增长21.4%;规上工业产值485亿元,同比增长18%。27个无锡、江阴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当年投资38亿元。全镇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家。总投资超30亿元的第一工园·智造港项目和新途新能源项目成功落户,华大健康等6.8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加快建设。重大民生项目文体中心、民乐广场停车楼项目封顶。郁桥村庄桥获评“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”。

“艰难方显勇毅,磨砺始得玉成。”新桥镇镇长季勇说,去年一年新桥镇政企同心、合力攻坚,经济发展稳中有进,转型发展活力迸发,为新桥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但面对南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一体化、城际协作密切化的新格局,以及周边经济重镇百舸争流、你追我赶的竞合态势,新桥冷静检视自身,发现提升发展的空间还很大、需要补强的短板还不少。海澜、阳光两大龙头“压舱石”作用凸显,但全镇产业发展“大树”顶天立地,“苗木苗圃”培育不够,园区工改大幕刚刚拉开;城镇建设框架拉开,精致精细度还需打磨,民生事业能级还需提升。

年前召开的江阴市委全会就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了重点部署,强调“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,深入推进‘澄张虞’一体化示范区建设”,王文平认为,于新桥而言,必须将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与新桥未来发展方向相结合,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环上海都市圈,积极响应“澄张虞”一体化布局,全面接轨澄东南功能区建设。为此全镇确立了“一镇一区一城”发展定位:一镇,即长三角经济圈一座文旅特色镇,充分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,在长三角区域内更加凸显新桥的文旅特色标签,形成特色优势;一区,即环上海都市圈一个产业功能区,快速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,以更高的城镇能级承接上海乃至周边的现代产业集聚,形成错位分工;一城,即“澄张虞”城市群一座宜居卫星城,全力推动“澄张虞”一体化示范区建设,以更加宜居的配套环境接受城市群的辐射带动。

围绕“一镇一区一城”发展目标,新桥聚焦五个方面协同部署统筹推进:一是聚焦“产业强镇”壮大市场主体,二是聚焦“三区三线”优化城乡空间,三是聚焦“区域中心”提升人居品质,四是聚焦“智慧小镇”打造治理标杆,五是聚焦“改革赋能”增强发展动能。这五个方面互为支撑、相得益彰,涵盖了新型工业化、城镇化的各个方面,以一体化的大视野精心绘好城乡画卷,提升新桥在江阴澄东南功能区的首位度。

上市上规上云,建强产业体系培厚“兴镇之基”

锚定目标,求实奋进,新桥开启加速奔跑的新征程。

作为工业强镇,新桥将实体经济作为“兴镇之基”,这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。围绕引项目、强创新、拓空间、优环境、育生态,新桥实施新时代产业强镇五年行动计划:全面启动“2826”雁阵培育计划、“610”资本领军计划、“411”创新领军计划、“116”品质领军计划、“111”优质项目计划等五大计划,力争在五年内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。

实现产业强镇,做强企业梯队。支持企业上市、上规、上云,既要培育“参天大树”,更要建成“森林苗圃”。“2826”雁阵培育计划以海澜、阳光2家龙头为带动,分档提升,壮大梯队,五年内形成开票销售超百亿元企业2家、超10亿元企业8家、超亿元企业20家、规模以上企业60家的制造业雁阵梯队。借力资本市场赋能企业,实施“610”资本领军计划,支持企业申报上市和并购重组,五年内要形成6家上市公司、10家上市后备企业的资本梯队。

建强现代产业体系,为产业强镇提供坚实保障。瞄准做强一个纺织服装千亿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,做优新能源装备、汽车零部件、精密机械3个百亿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,培育文化旅游、时尚快消、数字经济3个高端服务产业集群,新桥推动形成集聚度高、质态优、竞争力强的“133”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强化功能配套,推动产业园区焕新转型。实施“111”优质项目计划,新桥每年要新增制造业投入10亿元、工业技改投入10亿元、服务业投入10亿元。工业园区推进新一轮“腾笼换鸟”攻坚行动,稳步推进园区道路、供电、5G网络、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,同时优化提升员工公寓、商务休闲等工业园区功能配套,向高端化、绿色化、集约化转型,今年要重点加快第一工园·智造港和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工业载体建设,新途新能源二期扩能增产,7个签约项目尽快开建。

开发低效用地,向“土地存量”要发展空间,一批优质项目激活了低效用地。宝力重工原为钢结构企业,占地88亩,厂房高大坚固,新途新能源租赁后,只更新了厂区道路和基础设施,最大化利用现有厂房,总投资10亿元的新能源电池箱体项目已经开工。“新能源车市场太火了,国内多数新能源车企由我们供货,产品供不应求,今年全部达产后,年产值可达40亿元。”企业负责人信心满满。

“退二优二”的同时,新桥还给工业园区注入创新因子,把园区工改、产业焕新、创新驱动紧密结合起来,为工业园区注入新动能,“强力”“宝力”地块规划建设研发大楼。“那就是‘第一工园·智造港’,拆除旧厂房新建,占地面积320多亩,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;还有那座高楼,建成后是园区科创大楼,引进孵化器、加速器……”在副镇长陶培鸿引导下走进新桥工业园区,眼前腾笼换凤、焕新改造景象让人振奋。

门槛调高、低效调出,还要空间调优、环境调美,建设公园化、社区化工业园区。在新桥工业园区城市设计中,各产业板块间规划建设邻里公园,断断续续的河道修整为宽度统一的连续河道,建设滨水空间、休闲步道,同时配建商业设施、人才公寓,全力打造新型产业社区:实现产业链条化、功能复合化、园区社群化。

城乡融合发展,提升城镇能级扮美田园乡村

工业化、城镇化双轮驱动,新型城镇化是驱动新桥高质量发展的另一“风火轮”。

科学规划引领发展。聚焦“三区三线”优化城乡空间,新桥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为契机,实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,科学编制城镇、工业、生态功能区城市设计,以及水系湿地、园林景观、城市商圈等专项规划,着重于文化旅游、城镇功能、市政道路、园区配套、民生实事、乡村振兴等6个方面实施28项工程,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力、吸引力和发展力,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活力空间。

促进区域一体化,新桥高位统筹资源要素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交通互联、产业互促、政务互通、民生互惠。以沪武高速拓宽为契机,同步启动新桥道口改造及西环路上跨桥、大振路改扩建,竣工通车新华路东延伸段,全面对接推动北部区域与张家港道路互通,让新桥“一步跨上”即将开通的南沿江高铁,融入“澄张虞”城市带和长三角城市群。

小城镇融入都市圈,打铁必须自身硬。对标“澄张虞”城市带“卫星城”定位,围绕江阴建设澄东南特色产业区总体布局,新桥以更高维度和能级全面规划人居服务功能,做好教育、医疗、住房、文化、体育、养老、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“提档升级”,改善人居环境,全面提升能级。

聚焦“区域中心”城镇定位,新桥高点起步、“高举高打”,投资十几亿元建设镇文体中心、飞马停车楼和南师大江阴实验学校三大“重磅配套”,打造展示新桥形象、承载区域功能的重大地标建筑。

2021年底开工建设的新桥文体中心位于飞马水城东侧,以“古罗马斗兽场”为原型设计,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,将现代体育建筑功能与古典建筑形态完美结合,最大容纳5000名观众同时观看,既可操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,又能满足举办展览、演出、旅游观赏等多功能需求。

每逢双休和节假日,长三角各地游客驱车来到飞马水城,景区和小镇车位骤然吃紧,为此新桥投资2.5亿元建设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飞马停车楼,如今已经封顶,可同时容纳2500多辆小车和120辆大巴停泊。在小镇建设这么大体量的立体停车楼,新桥此举开了我省“先河”。

打造“建名校、塑名师、创名牌”“三名”工程,总投资3亿元的南师大江阴实验学校,今年启动建设。

一手配套高端公共服务,一手实施精致建设管理。着眼于城市更新、服务升级,新桥将推进老旧小区道路、地下管网、停车场地、技防监控、活动空间、配套设施、绿化景观等功能提升改造。

工业化主导的新桥,九成农民进镇居住,农村片区仅剩郁桥、黄河二村和3000亩生态林,虽然面积仅占全镇1/4,新桥视若珍宝,专门请城市规划设计院做了设计,建成23栋掩映在茂密林海中的“漫居民宿”,主题有中式、现代、亲子等,同时规划设置乡村市集、市民农园等项目,打造新桥的“新江南人家”。

“我们希望把新桥乡村建成‘原乡旅游体验区’和‘田园养生度假区’,推进城乡融合发展。”季勇说,新桥不但要成为中西合璧的旅游小城镇,还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,让来新桥的游客体验欧式风情、时尚旅游去飞马水城,领略乡村风情、江南人家去郁桥乡村,让“新新桥人”和各地游客感受到新桥的美好,让广大农民分享城镇化的红利。

来源:新华日报

标签: 工业园区 同比增长

广告

Copyright ?   2015-2022 全球商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